今年以來,常州市文明辦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通知》精神,深入挖掘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推動節日習俗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新思路辦法,調整“角色”,從“運動員”轉為“指揮員”,發揮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以“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支持各地、各部門以及文化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合實際,采取網上網下結合的方式,辦好“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努力讓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成為新時代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11月以來,市文明辦面向全市征集年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優秀案例,經社會評議、專家評審、綜合評定等環節,評定了一批主題鮮明、參與廣泛、特色明顯的活動案例,為全市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深化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運河人家,節日記憶”——傳統節日網絡系列主題活動
清明節以“致敬·清明”為主題,線上邀請用戶、市民和廣大青少年通過指尖,為革命烈士送上花圈,為疫情中殉職的“逆行者”送上一朵白菊,并邀請大家齊曬掃墓和踏青照片,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端午節以“端午,這些最‘粽’要”為主題,線上展示老常州人端午節插艾蒿、戴香包、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等傳統文化習俗,并邀請大家曬出歡度端午佳節的節日照片;中秋節線上邀請大家通過網絡,分享家家團圓賀中秋、舉國歡騰迎國慶的照片;重陽節線上邀請大家尊老敬老、賞秋品秋,并曬出節日照片,傳遞幸福……
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現代快報+、天下美篇報聯合推出的常州市“運河人家 節日記憶”線上系列主題活動,發布H5產品進行全網推送,線上線下結合,突出常州大運河紅色文化、齊梁文化、工商文化等重點內容的宣傳普及,并引導常州市民分享、記錄自己在傳統節日期間的文化民俗生活,讓傳統節日更有儀式感、參與感和時代感,同時讓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節日在青少年心中根植。
“月滿華誕,青果詠流傳”——青果巷中秋演出季
10月1日首屆“青果詩歌獎”頒獎典禮暨中秋青果詩歌朗誦會,邀請常州歌舞團、滑稽劇團、評彈團等20余名專業的戲曲、舞蹈演員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10月2日錫劇專場演出,邀請常州錫劇院、滑稽劇團為大家帶來了錫劇折子戲《玲瓏女》《玉蜻蜓》《雙推磨》等經典曲目;10月3日民謠專場,特別邀請了家雀兒樂隊、寧夏Shia、孫大肆、周子夕等民謠歌手聯袂獻藝……青果巷是常州文脈之地,在今年中秋和國慶之際,“月滿華誕,青果詠流傳”——青果巷中秋演出季共吸引游客13.55萬人次。
這次活動主題內容涵蓋詩歌、曲藝、民謠三大篇章,切準“夜游”“夜娛”“夜購”“夜食”等國家夜游經濟發展關鍵點,集消費、休閑、娛樂、音樂、非遺于一體,讓全年齡段的客群都在這里找到樂趣。同時也讓更多的人通過活動,了解常州文化內涵之美、常州本地非遺技藝之美,進一步提升了青果巷的文化底蘊、知名度和美譽度。
“金色慶豐,藝術田野”——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活動
2020年中國溧陽首屆稻田音樂節暨第二屆“四美”豐收節于10月17-18日在溧陽市慶豐村舉行,活動以“金色慶豐藝術田野”為主題,依托萬畝稻浪、百畝菊園、十里粉黛繪就慶豐美景,依托天籟之音唱響慶豐未來,依托熱騰五谷描摹出獨屬于慶豐人的人間煙火味,用“美音、美景、美食、美人”的形式來展現“金色慶豐、藝術田野”的美好愿景。
本次活動邀請農民創業代表、農業專家、藝術家、文藝工作者等社會各界愛農、助農人士出席助陣,創新策劃歌舞表演、開鐮儀式、稻田音樂會、啤酒音樂會、割稻比賽、錫劇表演等各類節慶活動。此外,電影院、生態餐廳等豐收節期間首次亮相的各類新業態、深受群眾喜愛的美食集市、兒童樂園、結合鄉村脈絡因地制宜打造的各類鄉村景觀、文創吸引了眾多周邊游客,進一步發揚傳承源遠流長的農耕豐收文化,展現新時代農村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果。
中學生重陽敬老志愿服務集中行動——重陽節主題活動
常州市學生志愿服務聯盟是全市學生志愿服務的“中樞神經”,聯盟大力吸納包括小學、中學、高校各個年齡段學生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志愿服務隊,統籌指導各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
“壹家人”志愿行動依托“聯盟統籌+學生自治”的雙層管理模式,結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重陽節,開展了“我們的節日·重陽”學生志愿服務行動。10月以來,在聯盟的指導下,各校志愿服務隊開展活動累計30余場,參與學生1800余人。廣大學生志愿者前往永紅老年公寓、同濟老年公寓、玖玖江南護養中心、景日安康老年公寓等地,看望空巢老人、關愛孤寡老人、走訪抗美援朝老兵等,為老人們送去實實在在的服務。不僅“走出去”服務,志愿服務隊還把老人“請進來”慶祝節日,勤業中學志愿服務隊將爺爺奶奶們請到學校參加主題班會活動,北郊初中和麗華中學組織學生志愿者為退休老教師表演節目等。(文明 財宣 謝韻 整理 圖片由市文明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