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非法集資是圈套,收益根本不可靠,本金基本打水漂,千萬別信高回報!”近日,這樣朗朗上口的防范經濟犯罪宣傳話語,在鎮江市京口區內銀行網點、大型超市、快遞驛站、居民社區等人員較為密集的場所隨處能見。
掛上“安全鎖”,金融騙局早知曉
京口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教導員許馳中表示,“年關將至,由于人、財、物流動頻繁,一些不法分子乘機作亂、非法牟利,經濟犯罪往往高發。例如不法分子抓住年底一些人急需資金做生意又難以籌到貸款的心理,發布各類‘專業貸款’信息廣告進行詐騙。”
“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條幅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的認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主動防范涉眾型經濟犯罪的能力。在捂緊老百姓的錢袋子的同時,還掛上了一把安全鎖!”學府路社區書記陳云說到。
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告市民書6000份,宣傳手冊13萬張,宣傳海報3000份等,京口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通過這樣的打防相結合,多項措施并舉,在守護好人民群眾錢袋子的同時,還為錢袋子掛上了一把“安全鎖”,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防患于未然,將隱患早排除
不久前,“嘟嘟嘟……”的警報聲,讓電腦前的民警繃緊了神經,民警駕輕就熟地一番操作后,確定了剛剛申請進駐的企業商戶存在風險隱患,隨即民警按照流程,拒絕了企業商戶的入駐申請。
針對轄區辦公樓較多,存在風險集中的投資理財類公司、非法放貸公司和傳銷窩點多集中在此類辦公樓內,京口公安分局創新管理機制,瞄準“讓傳銷、非法集資隱患進不來”的目標,在重點辦公樓開展金融風險監測點建設并探索開發平安京口樓宇通手機APP。
“這樣的監測點對企業運營情況、經營行為規范等,經過數據篩選、線上甄別、集中研判等程序,建立黑名單庫,再通過平安京口樓宇通手機APP,嚴格落實進駐企業商戶準入審核手續,確保黑名單內的公司開不進來。截至目前,已通過黑名單庫有效阻止3家風險企業入駐。”京口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馮蘇介紹到。
而對于已經入駐的企業商戶,通過風險監測點對其進行分色管理,例如中建大觀登記在冊企業39家,監測點設立后,設立紅色企業2家,綠色5家,藍色32家。針對不放心企業即紅色和綠色企業定期開展走訪,宣傳依法經營理念,將預防工作有重點的做到實處、深處。
“狐貍”遠遁海外,追逃時刻不放松
“叮叮叮……”深夜的鬧鐘聲,將剛剛入睡的京口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趙勇從睡夢中拉醒。為了能與遠在非洲坦桑尼亞涉嫌貸款詐騙案的在逃人員周某保持溝通,對其開展勸返工作,趙勇硬是頂著12個小時的時差,開始了深夜辦公。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民警共與在逃人員通話106次,發送短息1200余條,直到周某最后歸案,趙勇還經常深夜驚醒,想要繼續深夜辦公。
除此之外,京口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獵狐”專案組還根據掌握的相關線索,放棄休息、千里奔襲,輾轉成都、貴陽、珠海等地,成功地將涉嫌合同詐騙逃亡十年之久的境外逃犯唐某抓獲。
自2017年以來,京口公安分局已連續3年共抓獲3名公安部“獵狐行動”境外經濟犯罪逃犯,以“天涯海角,有逃必追”的信念,破冰前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辛勤的付出,收獲自然豐碩。今年以來,京口警方偵破各類經濟案件1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800余萬元,全力營造起打擊各類經濟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以切實作為守護好民眾財產安全。(全媒體記者 解斐 通訊員 王坤 姜志鴻)